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3-09-26-怎樣才算是“懂業務的HR”?-虎嗅網

怎麼樣才算是 “懂業務的 HR”?- 虎嗅網#

#Omnivore

本文從作者的經歷出發,談論了對於 “懂業務的 HR” 這個主題的理解。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歷,並提出了懂外部和懂內部兩個方面的要求。

・通過學習業務課程和與業務團隊密切合作,作者在第一份工作中成功融入業務團隊,並為團隊的擴張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更好地了解業務,作者在第二份工作中親自體驗了業務部門的工作,從而更好地完成了對業務人群的管理工作。

・作者提出了懂外部和懂內部兩個方面的要求,包括了解公司所處市場、競爭對手、客戶等外部環境,以及了解公司的核心業務、戰略、組織架構等內部情況。

HR 要懂業務,這是一個被無數公眾號文章寫過的題目。今天我想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從一個不一樣的角度來談談對 “懂業務的 HR” 這個主題的理解。

先分享三段我過往的經歷。

經歷 1

我的碩士專業是在國外學的人力資源,開學第一天的 HR 專業課,記得那門課叫 “人力資源與公司戰略”。

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門課程的教授基本上開了一個場就隱到旁邊了,當天的主講是老師請來的一位嘉賓,一家大型投行的 HR 副總裁。這位副總裁當天的演講基本圍繞著公司的市場和業務戰略展開,中間少量穿插了一些 HR 內容。

聽課完畢後,我當時覺得有點懵。我是完全懷著學習 HR 專業知識的心態去聽課的,但是整堂課下來聽到的都是關於業務的內容,我當時還很詫異怎麼 HR 副總裁這麼了解業務。

我記得當時課後還和同學開玩笑說,這堂課太虛了,沒有一點 HR 乾貨。後來回想起來,學校的初衷正是希望 HR 專業的同學們從第一天開始就牢牢樹立起以業務為中心的思維意識。

經歷 2

碩士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跨國高科技公司做 HR 專員,角色有點類似於 HRBP。我和我的老板,一位 HR 高級經理,共同支持一個 300 人左右的業務部門。我的日常工作是負責這 300 人團隊的招聘、培訓、薪酬和其他 HR 事務性工作。

當時老板對我提出的最大要求就是要懂業務,為此,她也做了相應的安排:

首先,我的座位是被安排和業務部門坐在一起,遠離公司其他 HR 團隊;其次,她要求我必須參加業務團隊每週一次的例會,此外,每月和幾位業務負責人還有例行的一對一會議;最後,業務團隊定期舉行的業務培訓,我也必須全部參加。

因為這樣的安排,我和業務團隊融入得很快,為整個團隊在一年內從 300 人擴張到 500 人左右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也很滿意,一年結束後,幾位業務負責人還專門向我老板表達了對我工作的感謝。

經歷 3

我的第二份 HR 工作是在一家大型生產製造業公司做工廠 HR 經理,工廠的一項業務是用大型罐車向各地的客戶運送特殊氣體產品。那些開罐車的司機就是我的重點業務客戶之一,他們的工作除了開車,還負責在客戶現場的簡單技術支持服務。

司機怎麼又能懂開車又懂技術服務呢?我有點搞不懂。為了徹底了解他們的工作,於是,我在入職第一周內,特意花了三天全程跟車。

我每天早上黎明時分就離開工廠,和司機一起開長途出發去往外地運送產品,直到晚上很晚才回到工廠。三天經歷下來,我對司機們的日常工作內容掌握得一清二楚,後來這些信息很好地幫助我完成了對罐車司機這個人群的招聘、績效、培訓和績效等工作。

應該說,早期職業生涯的這些經歷,都幫我樹立起了要做好 HR 工作,就必須要懂業務的基本理念。

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強調 HR 要懂業務,要求 HR 真正做到以業務客戶為中心,和業務說同樣的語言,上下同欲,成為組織和業務發展的真正參與者。

有的人對 HR 要懂業務步入了一種誤區,仿佛 HR 的業務知識和能力要和業務同事看齊,甚至有的公司只從業務部門挑選做 HRBP 的候選人。

那麼,到底怎麼才算得上懂業務的 HR 呢?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懂外部。

了解公司所處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客戶和上下游企業;行業的市場發展趨勢;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前景;技術可能面臨的主要可替代威脅,等等。

以下問題清單可以幫助 HR 們梳理對公司外部環境的理解:

**1. 市場:** 目前公司所在行業中的主要市場趨勢是什麼?這些趨勢如何影響我們的業務和 HR 策略?

**2. 法規:** 我們行業近期有什麼關鍵的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變更?對我們的業務和 HR 策略有什麼影響?

**3. 競爭:** 誰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我們和他們的差異點有哪些?他們的人力資源策略有何特點,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4. 客戶:** 我們的目標客戶都是誰?他們的需求和期望正在如何變化?

**5. 技術:** 我們所在行業的技術和產品都有什麼發展趨勢?有哪些正在不斷升級的技術?有哪些技術可能被新技術所替代?對我們的人员招聘和發展有何影響?

**6. 供應鏈:** 我們的上下游企業都有誰?他們目前可能面臨哪些挑戰和機會?

其次,懂內部。

了解公司自己的業務情況,包括:各部門的組織架構和設計、關鍵業務流程、主要產品;公司的使命願景和 5 年業務戰略;公司一年內的主要業務規劃與關鍵衡量指標,等等。

同樣,以下問題清單也可以很好地幫助理解公司內部情況:

**1. 核心:** 公司的核心業務是什麼?它如何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型是什麼?公司是如何賺錢的?

**2. 戰略:** 公司的 5 年長期業務戰略和 1 年短期業務目標是什麼?預期的主要成果是什麼?具體有什麼關注結果的 KPI?有什麼關注過程進展的 KPI?

**3. 組織:** 公司的組織架構設計是如何的?能否向一個新員工講清楚整個公司的組織和部門設置?

**4. 財務:** 公司過去 5 年的盈虧情況如何?營業收入、運營成本、毛利和淨利潤分別是多少?公司未來在財務上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5. 產品:** 我們提供哪些主要產品和服務?它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產品的自營和分銷銷售渠道有哪些?分別可能面臨什麼挑戰?

**6. 研發:** 公司在產品研發和創新方面的主要焦點是什麼?近期有哪些重要的產品或服務創新?

**7. 流程:** 公司有哪些關鍵業務流程?涉及到的部門、團隊和崗位有哪些?

那麼,如何實現懂業務呢?根據我個人經驗,以下幾個途徑行之有效。

首先,和業務同事交朋友。

平時有空多和業務同事聊聊天、喝喝茶;參加業務部門的定期會議,實時了解他們所面臨的痛點;參加業務部門組織的培訓;遇到任何不理解的業務問題,虛心向業務同事請教。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你也可以像我當年一樣,去近距離觀摩學習業務同事,掌握關於他們工作細節的一手信息。

其次,讀懂財務。

公司的核心目標是要賺錢,讀懂了財務,也基本上讀懂了公司的運轉邏輯。財務數字在哪裡,錢就在哪裡。作為 HR,應該了解公司的收入、成本、盈利的具體情況?錢是如何賺來的?又是怎麼花掉的?

有一個能幫助 HR 快速了解財務的方法:參與公司的預算制訂。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理解公司每年的業務目標是如何確定的、費用是如何分配的、成本和利潤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過去三年,當我深度參與了公司的財務預算制訂過程之後,我發現自己無論對公司的財務還是業務運作本質的認識都上升了一個台階。

加強對財務的理解,也能夠提升 HR 的數據分析能力,達到數據驅動決策的目的,也更容易將來在和業務夥伴對話時實現同頻。

再次,利用好外部資源。

要想懂業務,有意識地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必不可少。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的外部學習資源有不少。

經常閱讀行業有影響力的公眾號、期刊、報告;了解行業關鍵意見領袖的觀點、講話、有影響力的行業論壇、研討會,等等。這些都可以在工作之外帶來對業務理解必要的補充。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